(相关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天悦
最近,社交平台上一则关于“包子75元一斤”的讨论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许多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认为北京包子铺售价过高。实际上,所谓的“一两”或“一斤”并不是指包子的净重,而是原材料干面粉的重量。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包子铺都论个卖,不少市民认为,仍然依老传统论斤售卖的店铺,可以在菜单上标注清楚包子数量,以免造成误解。
“一斤包子50元以上,这个价格怎么样?”小红书上的这篇笔记近日引发许多网友关注。在发布者晒出的菜单中,西城区这家包子铺的黑猪肉酱肉包75元一斤,猪肉茴香包子55元一斤,素三鲜包子50元一斤。“一斤猪肉馅才20元,包成包子要75元?”看到这样的标价,许多网友感到不解,甚至觉得店家是在“抢钱”。
实际上,这家店的包子是论斤两销售,一斤包子大约有30个左右。除此之外,庆丰包子铺、西四包子铺、京门包子铺等北京老店,同样都是论斤两卖包子。在位于西四南大街的二友居西四包子铺,猪肉大葱包子7元一两、菌香素包子6元一两。虽然菜单上没有标注一两包子的具体个数,但来买包子的消费者大都也挺熟悉。“一两就是三个,他们一直这么卖的。”正在买包子的市民王女士说。
店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谓的“一两”包子,实际上指的是用一两干面粉包出来的包子。“50克干面粉大约和成70克面皮,能出3个包子,再加上馅料,每个成品包子的重量大约是160克。”上述店员说,“过去一直是论斤两卖,老主顾们都习惯了,新客人不明白的我们会解释一下。”
庆丰包子铺各店的包子同样是论“两”卖,在位于西四南大街的庆丰包子铺西单店,大部分消费者都能很顺畅地直接点单,偶尔也有些不明就里的消费者搞不太懂。“一两包子是三个,您一个人吃的话二两肯定够,饭量小的话一两也差不多。”面对一位年轻姑娘,负责点单的工作人员解释说。
庆丰包子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用“两”做计量单位,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制度有关,“一两其实说的就是一两干粮食。”上述负责人介绍说,“在当时那个年代,出门下馆子不仅得花钱,还得有粮票,钱是食物的价值,而粮票则代表了购买资格。”
实际上,除了包子,不少食堂的米饭、水饺通常也按“两”售卖,同样是指干粮食的重量。此外,南方地区的生煎、汤包和西南地区的面条,也有按干粮食重量售卖的方式。但记者随机询问30多位消费者发现,知道面食售卖中所谓的“一两”,是指干粮食重量的人寥寥无几。
现如今,越来越多包子铺都采用论“个”卖或论“屉”卖的销售方式,消费者看到包子个头,就知道自己一顿大约要吃几个,一目了然。对于仍然延续论斤两卖包子的传统老店,建议在菜单上同时标注包子数量,方便消费者按需点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