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横河畔,高楼大厦之间,竟藏有一幢老建筑。白墙黑瓦,绿树环绕,甚是稀奇。
建筑前身太平庵,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后被列入江苏省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经修缮后,现挂牌“潞城书院”。
推开墨色院门,感受到书香氤氲、墨香扑鼻,仿佛穿越古代。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既有捧哏逗趣之腔调,更有百姓哄堂之大笑。
(资料图)
潞城书院
穿过一条小径,豁然开朗:院里现存房屋一进,面阔五间,坐北朝南,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屋内,相声专场正精彩上演。
台上是“两身大褂”,说学逗唱、引人入胜;台下是“一群蒲扇”,座无虚席、目不转睛。
原来,为延续太平庵传统教育载体的作用,潞城书院集“展、文、书、集”等功能于一体。上月中旬,又开设了“书院有戏”周末剧场,欲通过锡剧、相声、民乐等形式多样的免费专场演出,让居民在城市更新中传承历史文脉。
“上周是锡剧专场,这周是相声专场。”60岁的蒋乃成家住潞城街道公园壹号花园社区,是周末剧场的忠实粉丝。她拿起节目单看起演出介绍,上面写着:表演者为常州知名跨界相声演员肖向阳领衔的相声团队“常乐州&常州相声大会”,节目既有《夸住宅》《大话礼仪》等对口相声,也有故事《乾隆趣访天宁寺》。
大褂一撩,醒木一拍,京腔一拿,相声范儿就起来了。“我的住宅要有唐伯虎的美人、米元章的山水、刘石庵的扇面……”“哟呵,您还真会做梦。”一场对口相声《夸住宅》现场抓哏,耍怪卖萌,“包袱”不断,赢得满堂喝彩。
蒋乃成被逗得大笑,“年轻的时候,每到过年就喜欢守着春晚看相声,有热爱有情怀,所以一收到小区群通知,我和老伴就准时过来观看。”
场内座无虚席,不少观众更是站到了屋外,其中就有“90后”姑娘陈玲。她笑着说,在这里体验一场文化纳凉晚会,可以逃离城市喧嚣、享受快乐时光。
精彩的相声表演让观众笑声不断
每一个节目终了,观众都齐声叫好、掌声不断。表演完对口相声《大话礼仪》的邹鑫磊边脱下红色长褂,边与搭档复盘。“结合潞城地方特色,我们在相声中加入了常州方言和当地特色,比如特产大麻糕、萝卜干等,希望在短时间内引起本土观众尤其是老年群体的共鸣。”
21岁的邹鑫磊认为自己带有相声“烙印”,“我爷爷是曲艺工作者,耳濡目染下,我从小就对京剧、相声等传统文化感兴趣,也希望能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文化。”
相声团班主肖向阳介绍,相声是说唱曲艺,扎根民间、源于生活,“相声的目的就是让百姓在乐呵的过程中学习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话说乾隆来到咱们天宁寺,赐方丈一颗鸡蛋……”故事《乾隆趣访天宁寺》趣味开讲,王莉丽和10岁女儿付莹听得入神。
“之前没在现场听过相声,表演者抖的‘包袱’很新、很接地气,我们都能听懂。”王莉丽正好带孩子在书院里看完书,顺便来感受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个多小时的相声专场,众人享受着文化大餐,书院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潞城街道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邓燕茹边观察现场观众的反应,边告诉记者:“空置的文保建筑浪费了优质的文化资源,中断了历史文脉的延续。我们进行了一番改造,赋予老建筑新内涵,让书院集聚人气与生气。考虑到书院周边小区多、居民多,街道依托‘书院有戏’周末剧场,探索打造夜间文化。”
将传统文化内化于生动的、丰富的、互动感强的演出形式,形成“文化效应”,书院的舞台像是一座时光桥梁,让当代人遇见了传统文化。
这幢看似与城市不相融的老建筑,因为文化,成为了“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