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弃物,被形象地誉为“城市矿山”,现在大家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挖掘这座“矿山”资源,将它应用到“无废城市”的建设当中,最终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置和“无废城市”的理想状态。徐州是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的试点城市。在“无废城市”建设进程中,新盛集团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规划建设了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由新盛集团投资建设,全力打造徐州“城市绿色出口”。自起步区启动建设以来,已入驻企业十余家,全力支撑徐州“无废城市”建设,发出了“新盛最强音”。
强化模式创新,展现国企担当
管理模式创新。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如何建设,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打破传统园区“管委会”运营模式,坚持“前期行政化推进,后期企业化运作”的原则,由新盛集团负责产业园的投资建设、项目招商及后期管理运营,全面提升市场化运营程度。同时,通过设立市、区、镇三级领导小组,统筹产业园前期建设各项工作,并在用地政策、税费优惠、资金扶持、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可以轻装上阵。
(资料图片)
融资模式创新。新盛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创新性提出了统筹建设内容、还款来源及增信方式的“三统筹”融资模式,成功申请取得国开行授信贷款,解决了产业园建设的资金需求,成为国开行系统产业园类项目融资的“范例”,得到国家生态环境部的重点推介,也是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的亮点之一。
通过管理模式、融资模式的创新,为新盛集团加快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强化产业协同,实现资源化利用
城市发展产生的废弃物蕴含的资源总量巨大,完全不亚于一座真正的矿山。通过识别产业园关键协同节点,按照项目之间、园区内部和园区/城市系统三个维度分别构建代谢共生网络,实现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的小循环、中循环及大循环。目前,园区内的餐厨垃圾处理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两个项目运营稳定,其中,餐厨垃圾处理厂负责主城区餐厨废弃物及农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的收运、处置,日处理能力达846吨,废水、废渣得到有效处理,实现餐厨垃圾“吃干榨净”;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负责全市生活垃圾处置和综合利用,日处置能力达2250吨,实现了徐州市生活垃圾“零填埋”,同时,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循环水系统补水,年节约生产用水12万吨,引入的城市中水补充生产用水,每年可节约水资源80余万吨,浓缩液回喷至焚烧炉,实现污水零排放。
除了生活垃圾及餐厨垃圾项目外,园区还布局了工业危废处置、医塑无害化、活性炭再生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等项目,通过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实现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如:污水的循环利用,各项目都集中至园区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达标后,作为中水用于产业园各项目初洗、道路冲洗及绿源使用,活性炭项目生产的再生碳用于园区污水、危废等各项目。大家都知道,装修垃圾、拆除垃圾、工程垃圾原料成分混杂,不经处置无法直接利用。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置,对环境的危害更大。建筑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再生利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产业园建筑垃圾处置中心项目已经试生产,通过破碎、分拣、筛选等环节,分选为再生骨料、一般可燃物、废金属和泥沙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超过90%以上。再生骨料通过制砖线生产地面彩砖、路沿石、护坡砖、砌块等再生产品,可满足房屋建筑、绿化园林、高速护坡、河道坡岸等不同用途,将提升建筑垃圾规模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通过全过程的监控,把握建筑垃圾产生和运输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医用废塑对医疗机构产生的未被污染的塑料瓶、输液瓶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的塑料切片或颗粒作为下游产品的生产原料,规划塑料成品生产线,形成塑料产品全产业链;还有危废处置、活性炭的再生、通沟污泥(管网清淤)等等,这些项目在园区内基本实现了协同处置和“小循环”,在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已经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
坚持科技驱动,打造数字化园区
新盛集团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持续推动数字化经济转型发展,全力推进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数字化建设,在助力“无废城市”建设中,解决了固废管理涉及产废企业、科研技术单位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等不同主体,全流程监管工作统筹难度大,部门间信息系统建设不全或各自为营,信息孤岛形成管理障碍的问题,建立了“以智管废”智慧管理平台,将全市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危险源及建筑源所产生的废弃物纳入平台统一监理,实现固废事件快速发现、快速派遣、快速处置、考核公平等功能,提高固废监管水平,促进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接下来,新盛集团将按照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循环经济示范区、辐射淮海经济区(核心区)的环保生态园区和徐州市‘城市绿色出口’”的规划定位,聚焦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强化科技驱动,突出招大引强,建强循环产业链、提升科技支撑力和产业引领力,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和“淮海经济区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助力徐州淮海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郭军 郭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