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陕西未来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对设备进行操控。 本报记者 刘坤摄
铜川因矿设市,因煤而兴,煤炭一度是它最显著的标签。如今,这一旧有印象正在被打破。作为全国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铜川按照“陕西制造、铜川配套”的思路,迈出全面转型新步伐。今年上半年,铜川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位居全省第一。
催化剂被称为“化工芯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9月6日,记者在铜川新材料产业园铜川凯立稀贵金属催化剂生产线项目现场了解到,项目一期的3个生产车间已经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建设。该项目有助于铜川及周边贵金属材料规模化生产,填补该行业的地区空白。
(资料图片)
“作为我国精细化工领域技术领先的贵金属催化剂供应商,我们生产的催化剂有400多种,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颜料及化工新材料等行业,开发的多种贵金属催化剂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之翔说,他们在铜川设立了子公司,并将多个配套项目落地于此。
当前,铜川市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大战略任务,积极融入全省产业布局,参与产业分工,细化延展产业链条,着力打造能源资源、先进制造、特色新兴“三大产业集群”。
借着陕西乘用车产业发展的势头,铜川引进了一批汽车装备配套产业。在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陕西未来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数控刀塔车床整齐排列,一条机械手臂即可完成多种工艺。
“这个是我们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盒,其品质受到了市场的认可,能为陕西汽车产业做配套。我们的产品主要以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加工为主,尺寸精度可达到2微米。”该企业负责人张博说,他们主要对汽车配件、医疗器械、环保新能源、仪器仪表等精密零部件进行加工。项目全部建成后,设备可达200余台,将成为全省规模较大的精密制造数字化工厂。
“铜川抢抓被列为全省商用车和乘用车产业链规划布局多点支撑城市机遇,聚力推动汽车装备产业走向集成配套,初步具备了车轮集成、车桥总成、制动系统、专用车等汽车产业支链全配套生产能力,力争2年至3年内建成过百亿产值的产业集聚区。”铜川市常务副市长黄勇说。
按照“陕西制造、铜川配套”思路,铜川市推动铝及铝合金、汽车装备配套、新兴产业、新型建材及先进陶瓷、现代中医药、现代农业等六大重点产业链主动融入全省重点产业链布局,优化产业生态,构建产业链发展良好环境,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努力构建关中先进制造业大走廊重要一极,着力打造全省先进制造高地。
当前,铜川立足新型建材和铝基材料产业基础,强化政企联动和上下游协同,推动新材料产业向镁基、沥青基、陶瓷基领域“深耕”。目前,天策沥青基碳纤维、凯立稀贵金属、海越锂材料等一批项目已建设投产,煤系高端碳基新材料、稀贵金属循环利用基地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小香菇成就大产业。铜川发展现代农业,把香菇做成了“产业链”。走进铜川德祥实业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加工项目,主播正通过网络直播销售香菇产品。该公司生产的干鲜香菇、香菇酱、香菇脆等“菇为天”系列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我们的优质菌棒出口到了韩国,得到了韩国客商的一致认可,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出口规模。我们聚焦香菇两端菌种、菌棒和产品深加工难题,建成年产1000万棒菌棒生产线和年产300万瓶的香菇酱生产线,带动群众增收。”铜川德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晓山说。
香菇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这里的好生态。该项目所在的耀州区庙湾镇,是秦岭以北最佳的香菇优生区,也是朱鹮的野外放飞地,优良的生态条件为这里带来发展机遇。
生态的改善,提高了铜川高质量发展的环境承载力,为铜川实现转型发展增添了底气。据了解,通过多年的全域治理和重点修复,铜川将曾经“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打造成为国宝朱鹮秦岭以北野化放飞地,并获得“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称号。
编辑: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