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北京翠微山南麓的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地下一层展厅里,四周墙壁与偌大地面通过数字技术融为一个沉浸式的光影世界,引得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定格这美妙时刻。
“法海寺壁画经过数字化还原后显得尤为震撼,壁画里的人物、走兽、花鸟仿佛从历史中走到现实里,我深深感受到古代画师的智慧巧思和精湛技艺。”观众刘女士连声感叹。
(资料图)
这是1月31日拍摄的法海寺壁画展陈。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相隔不远,法海寺大雄宝殿内,十铺壁画真迹在黑暗中静静“沉睡”。法海寺文物保管所副所长陶君说,为了更好保护法海寺壁画,工作人员确保壁画长期处于避光状态。壁画所在的大雄宝殿每天限量开放,并且观众参观时只能用冷光灯手电筒照射观看。
法海寺壁画出自宫廷“工部营缮所”,由画士官宛福清等创作完成。其运用“沥粉堆金、叠晕烘染”的传统绘法,采用传统的天然矿物颜料和天然植物颜料,笔法细腻,用色讲究。壁画看起来既金碧辉煌,又有立体浮雕效果,在历经近600年后依然熠熠生光,与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壁画”。
“论绘画技艺,这些中国壁画完全可以与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众多壁画比肩。”1937年,英国女记者安吉拉·莱瑟姆在《伦敦新闻画报》发表文章,记录了她游历法海寺的经历。
1月31日,游客在北京法海寺壁画主题沉浸式数字艺术馆参观。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在拍照前,我用羽毛掸子清理壁画上的灰尘,看管它们的人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些珍贵壁画所蕴藏的艺术价值。”安吉拉·莱瑟姆在文章中既表达了发现法海寺壁画后的欣喜,也产生了对这些古壁画疏于管理、剥离墙体、磨损加速的担忧。
法海寺始建于明正统四年,民国年间屡遭战乱和破坏,大殿内壁画年久尘封,缺乏保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曾四次拨款进行大修,法海寺历史面貌得以恢复,寺内十铺壁画得以保存至今。
加强管理保护措施、运用数字化赋能文物保护……如今,中国文保工作者渐渐找到了法海寺壁画保护和利用的平衡点。依托技术更新产生的新保护手段和呈现方式,法海寺壁画得以延缓“衰老”,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中国前不久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在中国,数字化已成为传承、保护和利用文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走进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地下一层的壁画厅,映入眼帘的是高达3米多的水月观音像,她是法海寺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昏暗条件下,很难看清这幅画像的面部细节,但是经过3d建模后投影在4k高清显示屏上,端庄慈祥的面容清晰可见,披纱薄如蝉翼,似有若无,极富美感。
1月31日,游客在北京法海寺壁画主题沉浸式数字艺术馆参观。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水月观音像之所以看起来仙袂飘飘,是因为披纱上缀有一朵朵六菱花,每个花瓣均由40多根细如蛛丝的金线组成,在光线下闪闪发光。”讲解人员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操控展示屏,选取画面一角,放大分离图层,使得画师精致的笔法一览无余。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馆长刘晓波说:“数字化展示的好处就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放大、拉近展示局部的精彩细节,并逐一介绍壁画内容,让观众有充足时间了解它们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据介绍,法海寺“五绝”中的青铜梵钟、曼陀罗藻井进行3d建模后,梵钟内外的每一处细节清晰可见,藻井的建筑构件可以被一块块“拆开”再“拼接”在一起。
法海寺壁画人物形象的流变在数字化展示中也清晰呈现。“我们将飞天形象进入中国以后各朝各代的形象进行展示,从北魏开始,历经西魏、唐、五代、宋、元等,直到法海寺的明代飞天,让观众对于飞天形象的演变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刘晓波说。
在球幕厅,以360度全环绕的球面为屏幕,名为《梦·法海》的影片将宛福清创作时依托梦境灵感创作的故事娓娓道来,取材于法海寺壁画的人物、动物等形象悉数登场,带观众穿越到明代,回顾当年画师沉醉创作的风采。
“先进的数字技术助力我们保护、发掘、探究古人留下的灿烂文化瑰宝,而法海寺壁画里还有很多画师们隐藏的巧思和艺术密码等待被发现。”刘晓波说。(记者罗鑫庞元元谢晗)
(来源:新华社)